HJ 710.9-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蝴蝶

ID

FFDBD8EC220D4362B573759E58CFBAA9

文件大小(MB)

0.3

页数:

14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4-11-6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710.9—201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蝴蝶,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butterflies,(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4-10-31 发布2015-01-01 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i,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观测原则.. 1,5 观测方法.. 2,6 观测内容和指标 3,7 观测时间和频次 3,8 数据处理和分析 4,9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4,10 观测报告编制.. 4,附录A(资料性附录)样线法观测数据记录表 5,附录B(资料性附录)样段的生境和人为干扰活动记录……………………………………6,附录C(资料性附录)生境类型表.. 7,附录D(资料性附录)人为干扰活动分类表. 8,附录E(资料性附录)重要参数计算方法……………………………………………………..9,附录F(资料性附录)蝴蝶观测报告编写格式..11,i i,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范,我国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蝴蝶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附录A、B、C、D、E、F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 年10 月31 日批准,本标准自2015 年1 月1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1,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蝴蝶,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蝴蝶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蝴蝶多样性的观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 628 生物遗传资源采集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样线line transect,指观测者在观测样地内选定的一条路线。观测者记录沿该路线一定空间范围内出现的物,种相关信息,3.2,样段section,指样线中划分的小段,在理想情况下,各样段长度相等,每个样段内生境类型相同,3.3,蝴蝶区系butterfly fauna,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存在的蝴蝶种类的总体,3.4,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指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的种类,4 观测原则,4.1 科学性原则,观测样地和观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观测区域蝴蝶群落的整体状况;应采用,统一、标准化的观测方法,能观测到蝴蝶物种及其种群动态的变化趋势,4.2 可操作性原则,观测计划应考虑所拥有的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观测样地应具备一定的交通和,工作条件。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蝴蝶的资源现状、保护状况和观测目的,选择合,适的观测区域和观测对象,4.3 持续性原则,观测工作应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需要,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起到指导及,预警的作用。观测样地、样线、观测时间和频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2,4.4 保护性原则,观测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生物及其生境的干扰,开展非损伤性取样,避免超出客观需要的,频繁观测,4.5 安全性原则,观测具有一定的野外工作特点,观测者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5 观测方法,5.1 观测准备,5.1.1 确定观测目标,蝴蝶观测目标主要包括:掌握观测区域蝴蝶的种类组成、种群动态和地理分布;分析生,境变化、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对蝴蝶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或者评估蝴蝶保护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适应性管理措施等,5.1.2 选择观测对象,根据观测目标确定观测对象。观测对象可以是某区域内所有的蝴蝶种类,也可以对某一,类群或某些特定物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广布种、指示物种等)进,行观测,5.1.3 确定观测区域,根据观测目标选择观测区域,如评估蝴蝶保护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性,可选择自然保护区,进行观测等,5.1.4 本底资源调查,如果不清楚观测区域蝴蝶多样性的状况,可以开展一次本底资源调查,为制定观测计划,做好准备,5.1.5 制定观测计划,观测计划内容包括:观测目的、观测对象、样地及样线设置、观测方法、观测内容及指,标、观测时间及频次、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5.1.6 观测者培训,计划实施前应对观测者进行蝴蝶分类鉴定知识、观测方法及操作规范、野外安全防护等,培训,使观测者在野外准确识别蝴蝶种类,熟练掌握蝴蝶观测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5.1.7 准备观测仪器和工具,包括捕虫网、采集盒、观察盒、笔、照相机、全球定位系统(GPS)仪、三角纸袋、蝴,蝶鉴定手册等工具书、记录表等,5.2 设置观测样地,5.2.1 采用系统抽样法或分层随机抽样法,根据观测目标以及观测要求,计算样本量,设置,观测样地,5.2.2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时,可根据生境类型、气候、海拔、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进行分层,5.3 样线法,5.3.1 在所选样地内,沿公路、小径、步道设置若干条样线。样线应覆盖样地内所有生境类,3,型,每种生境类型的样线应在2 条以上。每条样线长度1~2 km 为宜,可……

……